導語:宋代的王珪歷仕三朝,官至宰相,無所建樹,做官的原則就是不張口、不表態(tài)、不惹是非。上殿奏事時只說“取圣旨”,皇帝若問他有何意見和建議,他只說“領圣旨”,退朝督辦的事情,他只說“已得圣旨”,被人們嗤笑為“三旨相公”。
揆諸現(xiàn)實,這類“三旨相公”在今天的干部隊伍中還有一定的市場。歸根結底,是只想當官不想干事、只想攬權不想擔責、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思想作祟。放任自流,勢必挫傷廣大干部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的積極性,損害黨的形象,妨礙事業(yè)發(fā)展。
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(yè),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。推動形成講擔當、重擔當?shù)钠毡楣沧R和行動自覺,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,注重用黨的理論創(chuàng)新成果凝心聚魂,把干部的全部心思和精力聚焦到助發(fā)展、促改革、惠民生上來。牢固樹立實干為民的工作理念,引導干部想問題、辦事情、作決策,從大局出發(fā)、從實際出發(fā)、從人民群眾利益出發(fā),做到既吃透上情又摸清下情,既熟悉內情又了解外情,既符合常情又結合實情,防止一葉障目、以偏概全。
敢于擔當體現(xiàn)態(tài)度,善于擔當講究方法。鍛造擔當?shù)膶捈绨?,練就成事的真本領,要不斷調優(yōu)干部教育培訓供給側,改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,圍繞脫貧攻堅、社會治理、鄉(xiāng)村振興、群眾工作等重要領域和重點內容,有針對性地幫助干部克服知識短板、能力弱項、經(jīng)驗盲區(qū)的制約。加大政治訓練、實踐鍛煉、崗位歷練力度,有序選派干部到改革創(chuàng)新主戰(zhàn)場、攻堅克難第一線、服務群眾最前沿,讓干部多鉆“矛盾窩”、多接“燙山芋”、多做幾次“熱鍋上的螞蟻”,躬身入局接受風雨洗禮、砥礪意志品質、增長本領才干。
營造樂于擔當、敢于擔當、善于擔當?shù)牧己梅諊x不開正向激勵關愛、反向鞭策提勁的深厚土壤。要推動能上能下制度落到實處,以事業(yè)選干部,為發(fā)展配班子,實現(xiàn)想干事的有舞臺、能干事的有平臺、干成事的上獎臺、不干事的“下不了臺”。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、激勵和約束并重,旗幟鮮明保護作風過硬、敢作敢為、銳意進取的干部,及時為被誣告干部澄清正名、撐腰鼓勁,對長期在艱苦崗位和偏遠地區(qū)履職盡責干出成績的干部給予關心照顧,從拓寬晉升空間、提高經(jīng)濟待遇、化解生活難題等方面解決后顧之憂。
(來源:共產黨員微信)